夏季來臨,啤酒市場又開始變得火爆,在個性化生產的道路上,你對啤酒設備的釀造知識了解多少呢?下面這七個誤區你知道嗎?
一、只買德國出產的精釀啤酒設備
我們知道,我國的精釀啤酒興起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從德國傳播來的,但是好的啤酒不一定來自德國。其實,英國、美國和比利時等國家也出產精釀啤酒。目前,生產精釀啤酒設備的國家越來越多,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這個苗頭。
二、貴的是好的
俗話說,一分錢一分貨,好酒有時候的確會貴,但這并不能代表貴的是好酒,畢竟有時候你在買啤酒時也會或多或少地為這個品牌的名氣買單。
三、罐裝啤酒品質不高
這一點不用長篇大論來解釋,簡單地說,有時候同一款啤酒也會有瓶裝和罐裝之分,因此何來品質不一之說?其實相比玻璃瓶,啤酒罐能隔擋光照和氧氣。而且罐裝啤酒方便運輸攜帶,也易開啟,這些都是迎合市場需求的。
四、精釀啤酒不會有苦味
很多人把工業啤酒難喝有苦味歸結于品質低,有的人認為精釀啤酒沒有苦味,如果你這么想大錯特錯了。出于人們良性自虐心理,精釀啤酒越苦往往越受歡迎。其中,啤酒花是使啤酒具有清爽苦味的“元兇”,哪怕品質再好的精釀啤酒也缺不了酒花這一元素,因此自然也會帶有苦味。而且,有的精釀啤酒本身是以酒花味著稱,
五、喝了精釀啤酒后再也不喝水啤
一入精釀深似海,從此水啤是路人。這正是部分人發現了精釀啤酒的好后,再也看不起水啤的生動寫照,有的人把精釀啤酒捧成了啤酒的代名詞。的確,有的精釀啤酒是好,但工業水啤也并非那樣一無是處,盲目地認為精釀啤酒比工業啤酒好不可取。畢竟現在對精釀啤酒還缺乏規范統一的定義。更何況,一些大型酒廠生產的工業啤酒并不比精釀啤酒差,例如健力士(Guinness)是工業啤酒,但不少人認為它比許多所謂的精釀啤酒好喝。
除了認為精釀啤酒好優于工業啤酒外,有的人還認為原漿的好,比如精釀原漿啤酒。原漿這個詞具有太多的誤導性。難道沒有過濾、沒有調兌的是好酒嗎?不是的,有時候一些啤酒該過濾后再喝,而有的啤酒應該保留更多的酵母和蛋白質才能體現其風味。
六、精釀啤酒顏色越深越營養
在過去,國人對啤酒的認知大多在于黃啤。而現在,隨著各式精釀啤酒的崛起,人們逐漸接觸到了不同顏色的啤酒。但在潛意識里,不少人卻總是認為啤酒顏色越深越營養。其實不然,啤酒的顏色主要取決于麥芽本身的顏色及烘焙程度。類似的誤區還有:有人認為啤酒顏色越深酒精度越高,很顯然根據上面同理可得:這一點也是不成立的。
七、精釀啤酒可以長期陳年
受傳統觀念影響,總有人認為好酒可以長期陳年,于是套用到啤酒上便認為精釀適合長期陳年。實際上恰恰相反,相比工業啤酒,精釀啤酒的保存期反而較短。這是因為多數精釀啤酒不會進行過濾處理,因而有的只能保存幾十天;而反之工業啤酒卻可保存1-2年或者很長時間。
了解了啤酒設備生產釀造中的七大誤區,你對自釀啤酒設備的產品信息是不又更進一步了呢,轉載請注明,信息來源:http://www.vilivornanen.com/product/155.html。